接續上一篇所說的毛利率(公司產品有沒有有競爭能力)今天要來說說公司利潤中的"營業利益率&淨利率"
營業利益率其實和毛利率一樣都是反應公司獲利的指標
只是毛利率是計算一個產品扣除營業"成本"後得到的結果(成本基本上是只計算原物料)
二、營業利益是扣除營業中的所有花費(營業成本+營業費用)
營業利益=營收-營業成本-營業費用=毛利-營業費用
營業利益率=營業利益/營收x100%
其中營業費用是:
1.薪水:員工及幹部們的薪水
2.研發:新產品的研發費用(設備、材料、人力)
3.行銷費用:廣告
三、淨利率!!就是讓我們了解這家公司的"最終獲利狀況"
淨利=營收-營業成本-營業費用+/-業外損益=營業利益+/-業外損益
淨利率=淨利/營收x100%
其中業外損益就是:
1.業外虧損(-):公司投資虧錢、天災人禍造成虧損、匯兌波動...等
2.業外獲利(+):公司投資賺錢、理賠金....等
用最近"再次暴紅"的胖x人來舉個例子
一個麵包賣100元,胖x人一個月可以賣1萬個麵包,那胖x人一個月的整體營收100萬元
扣掉營業成本(麵粉、酵母、人工香精、糖、水果乾)30萬、營業費用(店長及員工薪水、新產品天然麵包的研發費、傳單)10萬、業外虧損(人工香精事件的退費處理)30萬
100萬(營收)-30萬(營業成本)-10萬(營業費用)-30萬(業外虧損)=30萬(淨利)-------胖x人這個月的淨利就是30萬元
而淨利率=30萬/100萬x100%=30%
對於製造業、傳統產業、原物料業來說毛利率相對於營業利益率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指標
因為這些產業的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在產品本身,所以營業成本是最主要的支出
而較注重研發的產業,例如軟體公司、IC設計公司、生醫產業等,主要的支出為營業費用(研發、行銷廣告)等,所以營業利益率就是這些產業首要觀察的指標
在這裡要講一些現象!!
有些公司會為了讓自身的財務報表看起來亮眼,會把一些成本的花費(原屬於營業成本)編到營業費用中
這是為了提高毛利率!!讓投資人誤以為他的產品有較高的競爭力!!
其實不然!!!!!公司的獲利其實沒有改變!
所以當遇到一家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在上升~但是營業利益率卻一直下降!那可能有一些問題了!
淨利率代表的是公司最終的獲利,那為什麼我們不就只看這個指標就好了呢??
因為要注意的是!營業損益是長久的還是一次性的?!
如果A公司投資B公司的策略成功了,使的B公司獲利持續穩定成長或是變的未來發展性很好
那A公司的業外獲利就會是長期的,這家公司就值得投資!
如果像上面胖X人的例子,退費是一時的,不是長久的!所以這個月的淨利可能不佳,下個月可能就可以回穩
這種一次性的業外損益,基本上不會影響公司的長期獲利!
但是如果因為這個事件處理的不好,一次性的業外虧損可能會演變成長期的,就會是一個很大的危機了!
基本上要做長期投資的公司,淨利率最好不要低於10%,低於10%的公司不只是獲利不佳而且還不穩定,不穩定對投資人來說就是危險!
基本面分析-公司的利潤"毛利率"與基本面分析-公司的利潤"營業利益率&淨利率",這兩篇都是相當重要且基礎的基本面分析指標!
希望大家投資不是只看營收!!!就判斷公司賺不賺錢~!!還要從中看出一些端倪!!!